网上有个传闻,说1962年印度发动侵略战争,结果被我军打得只能保卫首都。有人说我军先锋部队离新德里只有50公里,连顾特卜塔的塔尖都能看见,吓得尼赫鲁差点准备迁都。可翻开地图一查,这些说法纯属瞎编,根本没有这回事。
【顾特卜塔位于新德里以南15公里】
中国和印度接壤的边界总长超过1800公里,可以划分为东、中、西三个部分。虽然两国没有正式签署边界协议,但长期以来都默认遵循一条传统分界线。然而自从1951年印度军队擅自跨过这条分界线向北扩张以来,两国边境地区就频繁发生摩擦和对抗。
这种情况一直延续了11年,到了1962年10月,趁着美国和苏联因为古巴导弹危机忙得不可开交,我们抓住机会迅速行动,给了那个自不量力的印度一个深刻的教训。
这场战事进展迅速,用西方专家的话说,就像热刀划过黄油般顺畅。印度军队几乎毫无还手之力,三个旅被彻底消灭,另外三个旅也几乎全军覆没,总损失达到8853人。他们的第62旅指挥官辛格准将阵亡,第7旅的达尔维少将被活捉。我军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,包括飞机、坦克、汽车和大炮,数量多到难以统计。
11月21日,我方宣布停止战斗,并将部队撤回实际控制线后方。这场战争给印度带来了深远影响,特别是心理层面的阴影持续了数十年。然而,这并不涉及首都迁移的问题。至于所谓我军先头部队逼近新德里仅50公里的说法,更是毫无根据。
回顾我军作战历程,西线部队曾推进至楚舒勒,东线部队则抵达查库。这两个地点与新德里的距离分别是多少呢?
根据地图测算,楚舒勒到新德里的直线距离是602.4公里,这个距离跟北京到临沂差不多远。而东线的查库离新德里更远,有1507公里,相当于从北京到厦门的距离。
【上面的标记为楚舒勒,右边的是查库,到新德里的距离分别602公里和1507公里】
这还只是地图上的直线距离。实际上,从楚舒勒出发,走最近的莫尔多通道,得翻过拉达克山、喀喇昆仑山等五座大山,开车要走1300公里。而从查库到新德里,公路距离更远,有1800公里。说什么打到新德里门口、印度急着迁都,纯粹是瞎想。
这个说法最初是印度人自己提出的,具体来说,是被俘的第7旅旅长达尔维少将。战争结束后,他获释回国,随后写了一本回忆录,书名叫做《喜马拉雅山的雪》。
他在书里写道:“中国军队穿过喀喇昆仑山,正在逼近印度平原,距离新德里仅300公里,那边已经在挖战壕了。”但他在战俘营里,怎么可能清楚我军的具体位置?他只能夸大我们的实力,好为自己被俘找借口。
有些人对这一情况难以接受,但我们必须尊重历史记录。楚舒勒和查库两地确实是我军在两条战线上推进的最远位置。
实际上,印度并没有迁都的计划,但新德里已经陷入一片混乱。美国驻印大使在日记中描述:这是我首次目睹整个国家士气的崩溃,全城居民都处于极度恐慌之中。有钱人纷纷逃离,穷人则涌入神庙祈求中国人不要进攻。广播中断了所有常规节目,持续播放国歌,整个城市弥漫着即将亡国的氛围。
《泰晤士报》的马克斯维尔记者写道:尼赫鲁进行了开战以来的第三次公开讲话,这次他不再学邱吉尔的风格,而是显得无精打采、情绪低落。他的讲话让听众更加不安,因为人们普遍认为这像是一场告别演说。
离中国边境仅300公里的提斯浦尔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。这座城市原本是印度第4军的指挥中心,但一传来前线失利的消息,整个部队就匆忙撤离了。城里的居民几乎都逃走了,连医院里的病人和监狱里的囚犯也都跑了出来。人们纷纷涌向普拉马普特河的渡口,原本只能载300人的小船硬是挤上了上千人,许多人甚至不顾危险,直接抓着缆绳挂在船边。
我军即便远在千里之外,也能让印度感受到巨大的压力,这种压迫感就像一座大山压在他们心头。如果我们真的逼近新德里,距离只剩50公里,他们反而不会逃跑了,而是直接选择投降。毕竟新德里是印度的历史名城,经历过多次王朝更迭,他们向来是谁强就听谁的,再多一次臣服也无所谓。
这次打仗,我们主要是想通过军事行动逼印度回到谈判桌,让他们意识到继续打下去没好处,而不是想抢印度的地盘。那时候,西南方向不是我们最关心的战略重点,印度也算不上我们的头号威胁。另外,古巴导弹危机结束后,美苏两国腾出精力,很可能会鼓动印度把战争扩大化。所以,我们达到目的后就立刻停火撤军了。
有人说我们打赢了反而退了20公里,难道我们傻吗?其实不是这样,我们虽然主力部队撤了,但留下了哨所和检查站,这些设施在战前根本不存在。现在这些哨所和检查站还在正常运转,继续发挥着作用。
下一篇:没有了